(相关资料图)
津云新闻讯:记者从大港油田获悉,随着埕海1-1-60H井成功投产,微构造控砂、控油的埕海6区块日均产油达到303吨,截至4月19日累计产油20.66万吨。该区块从“昔日开发禁区”变身“今朝产能高地”,在盐碱滩涂开创了“小碎块里乾坤大”的奇迹。
复杂断块油藏因含油面积小,没有充足的能量补充,被调侃为“新井投产之日就是递减之时”。大港油田精耕“注水田”,高、中、低渗油藏“一藏一策”,强化注采同步,构建效益井网,实现增能蓄能和稳产提效“双赢”。2022年,港东一区通过投注转注“植流场”,精细分注“匀流场”,井组调剖“改流场”,攻欠增注“增流场”,动态调配“稳流场”,日注能力增加1730立方米,治理单元自然递减13.8%下降到11.2%,控递减增油6100吨,开发指标得到改善。
效益稳产的关键是提高采收率。大港石油人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断块油田高含水期“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理论,港西三区成作为中国石油第一个规模实施“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技术体系的工业化试验区,打破二次开发与三次采油各自为战的壁垒,通过两者协同增效提高采收率21.5个百分点,为老油田效益开发开辟出一条新路。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5G等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油气产业的不断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油气行业突破管理桎梏的必由之路。大港油田聚焦“主营业务智能协同、生产运行智能优化、安全环保智能管控、经营管理智能决策”四大方向,探索建成了1.0版数智油田,为老油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物联网+”增效技术应用后,实现了油水井和地面系统自动采集及智能调控全覆盖,整体运行成本降低30%。
摒弃传统开发理念,告别陈旧开发技术和管理模式,身轻体健的大港油田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自2003年至2022年连续2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40万吨以上,2022年整体经营效益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津云新闻记者陈汝宁通讯员潘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