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向绿而行,武安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责任担当,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竞进姿态,旗帜鲜明叫响“拼经济、拼发展”主旋律,锚定工业强市目标,以项目攻坚突破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超越1000亿元大关。
聚链成群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地
(相关资料图)
在冀南钢铁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吊车林立,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往来穿梭。“为确保项目建设能够顺利推进,我们开足马力,抢抓施工黄金期。”冀南钢铁集团总裁王亚兵说。
开足马力抢生产,更要勇于攻坚克难。
在金鼎钢铁集团H型钢事业部,有着一支精壮队伍。从事业部部长辛本龙到工程师翟兵,从车间主任韩海生到每一个技术人员,20余名核心骨干全部都来自山东日照。“武安好似‘娘家’,已经成为我们第二个家了。”辛本龙笑着说。
“我们跟小型型钢打了15年交道,这是第一次做中型型钢,根本没有现成的模版参考,只能靠过去的工作经验进行摸索。”辛本龙带领着团队面对长达五六千页的相关产品理论及参数资料,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终于整理成直接可供生产使用的通用性工艺文件,并将产品绘成图纸。经过试线,成功炼成符合国家标准的中型型钢。
金鼎钢铁集团综合管理部部长杨亚军介绍,生产出的碳索结构钢、桥梁用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矿用钢等中型钢,完全实现了产品的换代升级,填补了冀南地区中大型H型钢和钢板桩产品空白,进一步增强了集团在钢铁行业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武安加快打造精钢之城,实现钢铁企业主体装备大型化、产品结构高端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组织模式集团化,完成钢铁产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科技创新 培育行业“小巨人”企业
机器轰鸣、钢花飞溅……走进武安青龙山工业园区共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铸造车间,一条包含质砂芯、合箱、浇注、开箱、打磨、涂装等环节的生产线格外显眼。
“公司生产的高速列车齿轮箱体不仅全面防止了缩孔和缩松缺陷的产生,通过超声波探伤和X射线探伤,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漏油问题。”共赢装备综合部部长王引霞介绍,该技术属国内独创,填补了国内空白,直接改变了高速列车齿轮箱体在2019年之前100%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如今,产品已反向出口到德国、美国、捷克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武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快速提升,经邯郸市备案的研发机构已达169家,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有研发机构。
在河北龙凤山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来自上海大学的董瀚教授和他的技术团队正在调试安装自主研发的能够生产纯度达99.99%高纯铁中试线。“一旦投入工业化生产,将助力国家在高精尖领域迈上新台阶。”公司董事长白居秉说,公司长期与清华大学等20多家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为实施新产品研发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凭借高纯生铁、超高纯生铁、亚共晶生铁等6大系列111个品种,河北龙凤山铸业公司成为了全国铸造生铁行业冠军企业,获得6项专利,填补3项国内空白,为我国核电、高铁等大国重器提供战略性新材料保障,产品被行业专家誉为“铁中之宝”。
创新主体要增量提质,高新技术产业才能日益壮大。武安市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全链条培育模式,大力培育创新主体,通过实施“四个一批”(扶持认定一批、转型升级一批、发展壮大一批、培育孵化一批)工程,着力构建科技型企业“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逐步壮大创新主体。全市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从无到有,复审更新,截至目前,累计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科技创新已成为武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向海图强” 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产业
货物储存、集拼、装卸……河北武安保税物流中心内装卸繁忙,铁轨旁排列着望不到头的满载着矿粉的集装箱,仿佛来到了忙碌的港口码头。
“以前,本地钢厂都是从港口购买贸易矿,一次购货周期要耗时24小时以上。”武安保税物流园区物流负责人董雪刚介绍,如今,物流中心通过“分送集报”的报关模式,将一次购货周期直接缩短为1小时内完成。
近年来,河北武安保税物流中心积极完善武安火车站改造和8条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并陆续开通两列“武西欧”号中欧班列及6条海铁联运通道和4条陆桥运输通道,采用“国际海运+长途铁运+新能源汽车短倒”公铁海联运运输新模式,构建装卸、运输、保税仓储、货物分拨的全新物流链条,使业务量大幅增长,年运输能力可达2000万吨以上。
“随着全市经济平稳复苏,各大企业都开足马力,原材料进口需求旺盛,加上公路运输量减少,铁路专线的运输业务量明显增加。”董雪刚说,每天接货量比同期翻了几番,这个月运输量将达到65万吨,预计还将持续增长。
目前,武安保税物流中心已经与山西和省内20余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运输货物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的矿石、矿粉、农作物等物品,以及邯郸和周边地区钢材。
随着业务不断增长,武安保税物流中心大力开展招商,深入对接优质电商企业,加快建设跨境线下跨境产业园。并成立武安数字贸易公司,助力入驻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刚刚入驻园不久,电商平台的购物小程序目前还属于推广期,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接近50万元,半年内实现翻一番不成问题。”首家入驻园区的国创跨境电商平台华北地区负责人李国成对“1210”跨境电商项目信心满满,他表示,随着陆续开展的“9710”“9810”等出口跨境电商业务,公司营业额将会成倍增长。
为加速企业走出国门,建设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园区,武安市依托河北武安保税物流中心,整合提升现有的126家商贸物流企业,打造引进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服务外包等业态,努力带动本土中小企业及周边地区企业打开“向海图强”新通道,开辟“一带一路”新赛道。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马佳